目录
- 什么是 Redis?
- 安装 Redis
- 基本操作
- 连接 Redis
- 字符串 (String)
- 列表 (List)
- 哈希 (Hash)
- 集合 (Set)
- 有序集合 (Sorted Set)
- 持久化
- 常用场景(以 52kanjuqing.com 为例)
- 连接 Redis 的客户端
- 注意事项
- 参考资料
Redis 配置
Redis 的配置主要通过其配置文件 redis.conf
进行调整。默认情况下,该文件位于 Redis 安装目录中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配置项及其说明,以及如何应用配置的步骤:
配置步骤
- 找到配置文件:
在 Redis 源码目录中,redis.conf
通常位于根目录。安装后可能需要手动复制到指定路径(如/etc/redis/
)。 - 编辑配置文件:
使用文本编辑器(如vim
或nano
)打开redis.conf
:
vim redis.conf
- 启动时加载配置:
启动 Redis 时指定配置文件:
redis-server /path/to/redis.conf
常用配置项
- 端口 (port):
定义 Redis 监听的端口,默认是 6379。
示例:
port 6379
可改为其他端口,如 port 6380
。
- 绑定地址 (bind):
指定 Redis 监听的网络接口,默认只监听本地 (127.0.0.1
)。若需远程访问,可绑定公网 IP 或设置为0.0.0.0
(监听所有接口)。
示例:
bind 127.0.0.1
远程访问示例:
bind 0.0.0.0
- 最大内存 (maxmemory):
限制 Redis 使用的最大内存,单位可以是bytes
、kb
、mb
、gb
。
示例:
maxmemory 512mb
建议根据服务器内存设置,避免占用过多资源。
- 内存淘汰策略 (maxmemory-policy):
当内存达到上限时,Redis 的淘汰策略。常见选项包括: noeviction
:不淘汰,返回错误。allkeys-lru
:对所有键使用 LRU(最近最少使用)淘汰。volatile-lru
:仅对设置了过期时间的键使用 LRU。
示例:
maxmemory-policy allkeys-lru
- 密码 (requirepass):
设置访问密码,默认未启用。启用后,客户端需提供密码才能连接。
示例:
requirepass mysecretpassword
- 后台运行 (daemonize):
是否以守护进程模式运行,默认是no
。设为yes
可后台运行。
示例:
daemonize yes
- 持久化配置:
- RDB 快照:
配置快照保存的频率。例如,每 60 秒至少有 1 次更改时保存:save 60 1
禁用 RDB 可设置为:save ""
- AOF(追加文件):
启用 AOF 持久化:appendonly yes
AOF 重写策略:auto-aof-rewrite-percentage 100 auto-aof-rewrite-min-size 64mb
- 日志文件 (logfile):
指定日志文件路径,默认输出到终端。
示例:
logfile "/var/log/redis.log"
示例配置文件片段
以下是一个简单的 redis.conf
示例:
port 6379
bind 127.0.0.1
maxmemory 256mb
maxmemory-policy allkeys-lru
requirepass mysecretpassword
daemonize yes
save 60 1
appendonly yes
logfile "/var/log/redis.log"
验证配置
启动 Redis 后,可使用 redis-cli
检查配置:
redis-cli CONFIG GET port # 返回当前端口
redis-cli CONFIG GET maxmemory # 返回最大内存
参考资料
- Redis 官方网站 – 官方配置文档和下载。
- Redis 配置参考 – 详细的配置参数说明。
- Redis 持久化官方文档 – RDB 和 AOF 配置指南。
- Redis 中文文档 – 中文版配置说明。
- Redis 默认配置文件 (GitHub) – 默认
redis.conf
示例。
这是对 Redis 配置的详细介绍。如果您需要特定配置项的深入解释或实际应用的帮助,请告诉我!
发表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