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TD(Document Type Definition) 是一种用于定义 XML 文档结构的标准,它规定了文档中元素、属性及其合法的组织和顺序。DTD 为 XML 提供了一个规则集,帮助验证 XML 文档是否符合预期的格式。XML 本身并没有强制要求文档符合特定的结构,而 DTD 就是用于强制文档遵守一定规则的工具。

DTD 的主要作用:

  1. 验证文档结构:DTD 定义了元素和属性的结构,确保 XML 文档按照指定的格式进行组织。
  2. 保证一致性:在大型应用中,DTD 可以确保不同 XML 文档在结构上的一致性,从而避免结构上的混乱和错误。
  3. 描述 XML 内容:DTD 通过描述元素的内容和属性来定义 XML 数据的逻辑组织方式。

DTD 的基本组成

DTD 包含三大部分:

  1. 元素声明:定义 XML 元素的类型和结构,指定元素是否包含子元素,以及它们的顺序。
  2. 属性声明:定义元素可以拥有的属性及其数据类型。
  3. 实体声明:允许在 XML 中使用替代文本或外部文件引用,简化文档的管理。

DTD 的类型

  1. 内部 DTD:定义在 XML 文档内部,通常包含在 <!DOCTYPE> 声明中。它通常用于小型文档或临时项目。
  2. 外部 DTD:定义在外部的独立文件中,XML 文档通过 DOCTYPE 声明引用外部 DTD。它适用于多个文档共享同一结构的场景。

DTD 语法

  • 元素声明:定义元素的类型和结构,可以指定该元素是否包含子元素或文本。示例:<!ELEMENT element-name (sub-element*)>
  • 属性声明:定义元素的属性及其数据类型,支持默认值和必需属性。示例:<!ATTLIST element-name attribute-name attribute-type default-value>
  • 实体声明:定义可重用的文本或文件。示例:<!ENTITY entity-name "entity-value">

DTD 示例

<?xml version="1.0" encoding="UTF-8"?>
<!DOCTYPE note [
  <!ELEMENT note (to, from, heading, body)>
  <!ELEMENT to (#PCDATA)>
  <!ELEMENT from (#PCDATA)>
  <!ELEMENT heading (#PCDATA)>
  <!ELEMENT body (#PCDATA)>
]>
<note>
  <to>Tove</to>
  <from>Jani</from>
  <heading>Reminder</heading>
  <body>Don't forget me this weekend!</body>
</note>

DTD 与 XML Schema 的区别

  • 功能
    • DTD 功能简单,适用于结构较简单的文档,但不支持复杂数据类型、命名空间等高级特性。
    • XML Schema 功能更强大,支持更丰富的数据类型、命名空间,并允许更细粒度的验证。
  • 语法
    • DTD 使用较为简洁的语法,但灵活性较差。
    • XML Schema 使用 XML 语法,结构更复杂,但更具表达力。

小结

DTD 是 XML 中用于定义文档结构的一种方式,虽然它已经相对较老,功能也比较简单,但仍然在一些场景中被广泛使用。它对于保持 XML 文档结构一致性、验证文档格式具有重要意义。不过,随着 XML Schema 的出现,DTD 在一些更复杂的应用中逐渐被取代。

参考资料与外部链接


希望这个 DTD 简介对你有所帮助!如果有任何问题或需要更深入的解释,请随时告诉我!